2025 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終極攻略:一篇拆解四大主題重點、掌握高分秘訣與職涯鍍金關鍵

 

綠色人才浪潮來襲:為何這張證照是你的職涯加速器?

你是否感受到一股席捲全球的綠色浪潮?這不僅是環保口號,而是一場正在重塑產業樣貌的巨大變革。根據環境部與104人力銀行發布的最新2025年報告,台灣「綠領人才」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發:平均每月釋出近2.2萬個職缺,年增長率達9%,過去八年更是驚人地飆升了270% 。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如何證明自己就是企業尋找的關鍵角色?答案,就在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推出的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能力鑑定    

這張證照不只是一張紙,它是你進入永續領域的黃金門票,也是在職人士專業鍍金的強力工具。企業不僅認可,更會為持有者提供優先面試、聘用甚至加薪的機會 。更深一層來看,這張由政府背書的證照,其實是個強烈的市場信號。它代表政府為了實現2050淨零排放的國家級戰略,正在積極建立一套標準化的人才規格 。當你通過這項鑑定,你等於向所有雇主宣告:你掌握了符合國家發展藍圖的關鍵知識,你就是推動台灣淨零轉型的即戰力。   

這篇文章將是你備考路上的終極攻略。我們將深入拆解考科一《碳管理趨勢及策略》,為你梳理出四大核心知識支柱,提供戰略性的學習方法,讓你充滿信心地走進考場。   

解碼四大支柱:掌握碳管理的知識體系

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的考試分為兩大科目:「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與「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本篇攻略將聚焦於前者,《碳管理趨勢及策略》的內容。可以歸納為四大核心知識支柱:   

  1. 國內外永續趨勢及架構

  2. 能源轉型落實和目標

  3. 碳資產管理策略解析

  4. 碳中和規範與實踐

在投入學習前,先了解遊戲規則:每科成績達70分即為及格;若同時報考兩科,平均達70分且單科不低於60分,也算及格 。這意味著你可以稍微以強補弱,但全面性的理解才是最穩妥的策略。   

更重要的是,這四大支柱並非孤立的知識點,而是一個環環相扣的故事:全球性的氣候壓力(支柱一),驅動了台灣必須進行能源轉型(支柱二);為了推動轉型,政府祭出了碳定價等經濟工具(支柱三),最終引導企業走向碳中和等具體目標(支柱四)。用這個敘事框架來學習,你將能建立一個清晰的知識體系。

支柱一深度解析:全球永續趨勢與治理架構

這是故事的開端,理解全球為何而戰。涵蓋了從氣候科學的基礎,到國際政治的合縱連橫,再到企業端的自主響應與資訊揭露    

核心考點:

氣候科學基礎: 溫室氣體(GHG)的定義、全球暖化潛勢(GWP)值,特別是IPCC不同評估報告(AR4、AR5、AR6)中甲烷GWP值的差異,都是熱門考點    

國際氣候治理: 你必須清晰地掌握從《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的「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原則,演變到《京都議定書》由上而下、僅限已開發國家的減排模式,最終進化到《巴黎協定》由下而上、所有國家共同參與的「國家自定貢獻」(NDC)體系。理解這條演進的脈絡,遠比死記年份更重要   

企業自主倡議: RE100(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EV100(百分百使用電動車)、SBTi(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等,都是企業展現企圖心的重要舞台    

永續報告的字母湯: GRI、SASB、TCFD、CDP,以及最新的IFRS S1/S2準則,是本章節的難點,也是必考點    

戰略學習方法:

與其被眾多準則搞得頭昏腦脹,不如製作一個比較表,從根本上理解它們的差異。關鍵在於「溝通對象」與「重大性」的視角不同。

準則主要溝通對象核心焦點關鍵概念
GRI所有利害關係人(員工、社區、NGO等)組織對經濟、環境、社會的全面衝擊廣泛的利害關係人重大性
SASB投資人對企業財務有實質影響的永續議題財務重大性(行業別特定指標)
TCFD投資人、監管機構氣候相關的財務風險與機會四大揭露框架: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
IFRS S1/S2資本市場參與者(投資人)永續及氣候相關的財務資訊揭露建立全球永續揭露的基準線(整合TCFD)
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過去企業「自願」採用的框架,正快速轉變為「強制」的法規要求。最好的例子就是TCFD,其揭露框架已被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的S2氣候準則完全吸收,並成為台灣金管會要求上市櫃公司遵循的藍圖 。這意味著,過去被視為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加分題,如今已成為攸關法遵的必考題。這也大幅提升了你所學知識的含金量。   

支柱二深度解析:航向淨零的能源轉型

如果說支柱一是確立目標,那支柱就是描繪達成目標的航海圖。內容涵蓋全球能源轉型的路徑,以及台灣本土的具體戰略    

核心考點:

全球淨零路徑: 國際能源署(IEA)的淨零路徑圖是重要參考,其中COP28達成的「2030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增至三倍、能源效率提升至兩倍」的共識,是必須牢記的全球目標    

台灣2050淨零藍圖: 「四大轉型策略」(能源、產業、生活、社會)與「兩大治理基礎」(科技研發、氣候法制)是頂層設計,而其下的「十二項關鍵戰略」則是具體的行動方案,極成為關鍵考題    

台灣能源現況: 了解台灣的能源供給與消費結構、溫室氣體排放來源(能源部門與工業部門是最大宗),以及製造業在減碳中的關鍵角色,是分析所有政策的基礎    

戰略學習方法:

將全球趨勢與在地政策連結起來。例如,最新的COP29會議強調了強化電網與儲能的重要性 ,這可以直接對應到台灣十二項關鍵戰略中的「電力系統與儲能」。同時,教材中的數據可能停留在2022或2023年,你可以補充最新的2024年統計數據,特別是台灣離岸風電的爆發性成長,這會讓你的知識儲備更具時效性    

在研讀台灣的淨零路徑時,你會發現「運具電動化」、「產業製程電氣化」是核心策略之一 。然而,這也帶來了一個巨大的挑戰:當全國都在轉向用電的同時,發電系統本身卻要轉向依賴間歇性的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試想,在用電需求暴增的同時,電力供應卻變得更不穩定,這對電網是何等的壓力。這使得「電力系統與儲能」這項關鍵戰略,不僅僅是十二分之一,更是支撐起其他所有轉型策略的基石。若沒有穩定、智慧的電網與足夠的儲能設施,能源轉型將寸步難行。理解這一點,能幫助你回答更具深度的策略性問題。   

支柱三深度解析:碳金融與貿易的新規則

當減碳成為全球共識,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用「錢」來驅動?本支柱深入探討碳定價、國際碳關稅,以及各種碳權的運作機制,是整個考試中最具實用性也最複雜的部分    

核心考點:

碳定價工具: 必須清楚區分「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Cap-and-Trade)和「碳稅/費」的差異。前者是透過市場機制決定價格,後者是政府直接定價    

歐盟CBAM: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是為了解決「碳洩漏」問題而生。你需要掌握其管制品項(鋼鐵、鋁、水泥等)、計算範疇(特別是其獨特的直接/間接排放定義)、實施時程,以及最新的2025年簡化方案(Omnibus-Package)   

台灣碳費制度: 2025年上路,首波鎖定約500家排碳大戶,一般費率為每噸NTD300,但關鍵在於透過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企業有機會適用NTD50NTD100的優惠費率。這是所有企業都必須了解的遊戲規則    

碳權的世界: 分辨「強制性市場」(如歐盟排放配額)與「自願性市場」(如VCS、GS碳權)的碳權,並了解碳權專案開發的基本原則(外加性、可量測、可報告、可查證)   

戰略學習方法:

本支柱的重點在於比較與計算。國際碳關稅如CBAM與國內的碳費制度,兩者間的互動為企業帶來了複雜的合規挑戰。要高效地掌握這些細節,因此若有一份重點整理的學習輔助工具將是致勝關鍵。歷經身經百戰、數百近千人的試驗,IPAS淨零碳管理師PK考上筆記教材就針對這些內容提供了極佳的摘要和比較分析,與關鍵模擬題庫,以及極為珍貴的實戰考題,絕無僅有,絕對能幫助你釐清最易混淆的概念和計算規則。

舉例來說,為了讓你更清晰地掌握,這裡提供一個精簡的比較表:

項目歐盟CBAM台灣碳費
機制邊境調整機制(關稅性質)國內環境規費
法律基礎EU Green Deal / Fit for 55氣候變遷因應法
主要對象歐盟的進口商台灣的排碳大戶(製造業/電力業)
定價方式價格與EU ETS碳市場連動由費率審議會訂定固定費率
排放範疇產品製程的直接排放+間接電力排放廠區的直接排放+間接電力排放
關鍵合規行動申報產品碳含量、購買CBAM憑證提交自主減量計畫、繳納碳費

支柱四深度解析:碳中和的黃金標準

「碳中和」是許多企業的終極目標,但如何達成才不算「漂綠」?本支柱圍繞最新的國際標準ISO 14068-1,教你如何以最嚴謹的方式實現碳中和    

核心考點:

碳中和定義   

最新標準ISO 14068-1: 這是取代舊版PAS 2060的全新國際標準,其要求更為嚴格    

減量優先層級(Mitigation Hierarchy): 這是ISO 14068的靈魂,也是絕不能妥協的原則。順序是:(1) 在價值鏈內自身減排;(2) 在價值鏈內增加移除量;(3) 最後才用高品質的碳權來抵換「剩餘排放量」   

碳中和路徑: ISO 14068要求企業必須提出一個長期的、科學基礎的減碳路徑,而不只是一次性的宣告    

碳權品質: 用於抵換的碳權必須是真實、外加、永久、可驗證且無重複計算的。標準也更傾向於「移除型」碳權,而非「避免排放型」碳權    

戰略學習方法:

請將「減量優先層級」奉為圭臬。考題很可能會設計情境題,測試你是否理解「先減量、後抵換」的核心精神。例如,一家公司若未提出任何內部減量計畫,就直接購買大量碳權宣告碳中和,這在ISO 14068的框架下是不可接受的。

此外,ISO 14068的推出,已將「碳中和」從一個行銷口號,提升為一個嚴謹的長期戰略管理框架。它要求企業將減碳目標與資本支出、研發投入和營運規劃深度整合,這不僅是為了取得一個標籤,更是驅動企業進行根本性創新的管理工具    

你的成功藍圖:四周學習計畫與應考技巧

四周衝刺計畫:

  • 第一週:建立大局觀。 專攻支柱一。畫出你的國際氣候協議時間軸,並完成ESG準則比較表。

  • 第二週:能源深度潛入。 專攻支柱二。用心智圖整理台灣的十二項關鍵戰略,並用最新的能源統計數據更新你的筆記。

  • 第三週:掌握金流。 專攻支柱三。這是最燒腦的部分,請投入足夠時間,比如反覆練習CBAM與碳費的計算案例。

    •  第四週:應用與總複習。 專攻支柱四,並完整複習前三週內容。務必做完PK考上筆記教材中所有的模擬樣題    

  • 應考技巧:

    • 抓關鍵字: 題目中出現「優先」、「首要步驟」、「最重要」等詞彙時,通常是在考驗你對「減量優先層級」等核心原則的理解。

    • 注意時間點: 考試會測試你對關鍵時程的記憶,如《巴黎協定》的目標年份、CBAM的過渡期、台灣碳費的開徵年等。

    • 善用輔助教材: 在最後的總複習階段,將龐雜的資訊濃縮是成功的關鍵。一份設計精良的摘要能讓你事半功倍。IPAs考上筆記教材正是為此而生,除了它將公版教材186頁的教材精煉成高效的複習工具,也納入最新趨勢重點,完全幫助你串連四大支柱的知識,在考前穩固所有重要觀念。

    啟動你的淨零職涯

    回到最初的起點,綠色人才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大。通過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鑑定,不僅是為你的履歷加分,更是為你開啟一扇通往未來主流產業的大門。這趟學習之旅或許充滿挑戰,但它所回報的,將是一個充滿意義與無限可能的職涯。

    預祝你考試順利,期待在推動台灣淨零轉型的專業社群中,看到你的身影!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