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驗到趨勢:深入分析IPAS淨零考試的未來動向

關鍵評析 IPAS 淨零考試經驗與 113 年考試趨勢觀察心得

一、考試背景與目的

IPAS 考試旨在檢測考生在淨零碳規劃與碳盤查領域的理論基礎與實務應用能力。隨著全球對碳中和與永續發展的重視,台灣在考試設計上聚焦於以下兩個核心科目:

🔹 科目一: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

  • 內容偏向廣度,涵蓋國內外溫室氣體減量政策、淨零規劃、國際公約及碳中和理論,重在考察知識基礎與概念理解。

  • 適合有系統化學習、理論積累的考生。

🔹 科目二: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 偏向實務深度,包括碳盤查規範、溫室氣體排放源的數據收集與查證方法。

  • 尤其強調數據處理與實務操作能力,對無經驗的考生挑戰較大。

二、全國成績趨勢分析

根據最新的 113 年度考試數據(分為三次測驗):

📊 平均分數趨勢:

  • 科目一:平均分數逐期下降(72.05 → 67.04 → 62.05),顯示知識面要求增加,考題設計更注重細節與實用性。

  • 科目二:下降更明顯(74.08 → 69.14 → 59.84),特別是 113-3 的難度提升,實務題比例與計算題複雜度成為主要瓶頸。

📉 及格率趨勢:

  • 科目一:逐期下降(64.28% → 46.43% → 27.76%),考生在範疇廣泛的理論題目中容易失分。

  • 科目二:113-3 的及格率(29.29%)首次低於科目一,反映實務題難度明顯提升。

📌 獲證率趨勢:

  • 整體獲證率逐期下降(67.43% → 53.29% → 35.81%),顯示考試的篩選效能提高,考生需更全面準備。

三、考試內容特點與挑戰

🔹 科目一(知識廣度)

  • 特點:涵蓋的範疇較廣,包括政策、理論與專有名詞,考察記憶力與理解能力。

  • 挑戰:細節化題目比例增加,對於未深入研究政策或國際標準的考生容易形成盲點。

🔹 科目二(實務深度)

  • 特點:強調實務能力,涉及數據收集、排放源分析與內部查證操作。

  • 挑戰:缺乏實務經驗的考生會在數據判讀與計算題上失分。

四、114 年 IPAS 淨零考試時間表與準備策略


📆 114 年考試時間 

第一次考試:2025/05/03(六)

第二次考試:2025/08/16(六) 

第三次考試:2025/11/01(六)



📍 【報考 05/03(六)場次】(適合已具備基礎概念者) 

👉 建議策略:密集衝刺(1.5 個月內完成理論與題庫訓練) 

1️⃣ 2-3 月:重點複習國際碳管理政策(巴黎協定、CBAM、ESG)。 

2️⃣ 4-5 月初:進行模擬考試,練習計算題與案例分析。 

✅ 適合已準備過 IPAS 或 ESG 相關考試者,短時間內強化考試技巧。


📍 【報考 08/16(六)場次】(適合從零開始準備者) 

👉 建議策略:穩紮穩打(4-6 個月系統學習) 

1️⃣ 3-5 月:熟讀官方文件(ISO 14064/67、GHG Protocol、TCFD 等)。 

2️⃣ 6-7 月:參加線上培訓課程,模擬真實案例演練。 

3️⃣ 7-8 月:模擬測驗 + 反覆練習考古題,補強弱點。 

✅ 適合無基礎或希望確保高分通過的考生。


📍 【報考 11/01(六)場次】(高分過關為目標) 

👉 建議策略:深入強化(半年以上全方位學習) 

1️⃣ 3-5 月:學習 IPAS 基礎知識,參加 ESG 相關工作坊。 

2️⃣ 6-8 月:累積實務經驗,學習 碳盤查計算技巧。 

3️⃣ 9-10 月:全力衝刺考古題,強化答題速度與應試策略。 

✅ 適合希望未來挑戰報考中級考試或深化專攻企業碳管理領域者。

五、通過考試取得證照的心路歷程

當初,準備淨零考試的時候,我心裡充滿了不安和困惑。面對那堆厚厚的資料,無數的概念和計算公式,我常常覺得自己無從下手。每次翻開公版教材,覺得每一頁好像都是翻翻就過去了,但我知道自己需要做準備,但這樣的學習方式實在讓我感到迷惑阿。這時,我開始尋找能讓學習更有條理的資料和方法,後來終於找到一份教材跟題庫。

一開始,我對自己的信心並不大,畢竟,市面上有太多資訊,但我心裡總覺得,自己能不能跟得上,能不能真的學會?但是,隨著我開始翻開這本書,我的感覺漸漸改變了。教材的設計非常清晰,首先給了我一個紮實的基礎筆記,讓我從最基本的知識開始,逐步建立自己的框架。而且,這些基礎筆記並不只是枯燥的理論,它們能夠引導我理解整體概念,並且幫助我將知識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

隨後,搭配模擬題庫本的演練,有賴於這本題庫的設計非常豐富也有考古題,對我來說尤為重要。每次我在寫模擬題時,就可以好好回顧錯誤的地方,讓我明白自己在哪些地方還不熟,就可告訴自己那邊還可以精進。我想這不僅僅是考試技巧的訓練,更是我逐步釐清概念的過程。每一次的模擬,都像是一次小小的突破,我看到自己在進步,也不再畏懼那些曾經困住我的題目。

然而,最讓我有感的是教材中的實務演練抓題以及計算題,當初我對自己在實務的應用有些懷疑,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快就能駕馭這些問題。可當我開始進行實務演練時,我才發現,這是整個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它讓我了解知識點實際的應用,並且找出自己最薄弱的地方。這一部分幫助我將理論和實際結合,讓我不僅理解“是什麼”,還能明白“怎麼做”。

在不知不覺中,我發現自己不再懷疑,學習的過程不再像當初那樣讓我焦慮。每一個小小的進步,讓我越來越有信心。我學會了如何面對那些看似困難的問題,或者是記憶的問題,學會了如何把握學習的節奏,也學會了如何來找出問題、解決問題。這不僅僅是考試準備,更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

回頭看,我覺得自己已經走過了一段充實而富有挑戰的學習之路。這個經驗,幫助我克服了許多疑慮,讓我最終有信心面對考試,最終也是順利拿到證照。我想如果你也正處於準備考試的迷茫期,或許這本教材或許能成為你突破困境的關鍵。

六、結論

IPAS 考試逐漸從理論考核向實務應用轉變,難度穩步提升。建議考生結合系統化學習與高效模擬練習,並加強實務經驗,以提高考試通過率。

📢 最後建議的高分秘訣: 

📌 「基礎穩固、模擬實戰、短板突破:全面制勝學習,觀念理解最重要」

📌 選擇適合的教材與課程,這本筆記與模擬題庫,幫助熟悉題型與考試方向。 

📌 參與實務演練、案例分析,加強碳盤查的計算與實務操作能力!

💡 明年預計推出中級考試,考生可提前準備,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5應考策略筆記與題庫]洞察分析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筆記厚實基礎 plus 備好題庫本大量練習把握方向 plus 實務演練補強短板」

綠領人才超搶手~ 環境部調查發現:綠領證照×跨域×專業經理人,為您的職涯鍍金

臺灣證券交易所:114年度公司治理評鑑指標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