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首屆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測驗專業解析:考試重點與準備方向

 

首屆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測驗專業解析:考試重點與準備方向

2024年8月30日(週六),環境部舉辦的 「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首次測驗 在全國14個考區同步登場,1,400名完成48小時專業課程,當天到考率超過九成。考試採筆試方式,題型為 50題四選一單選題,作答時間100分鐘,及格分數為60分。凡及格者可獲得環境部核發的官方證明,未來將作為其具備碳管理與淨零轉型專業能力的重要憑證。環境部部長彭啓明指出,這些通過測驗的「綠領人才」,將是推動我國邁向淨零轉型的中堅力量。


一、課程與考試核心架構

關於「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重點內容 ,整體課程總計48小時,完整涵蓋政策、制度、技術與標準,內容主要架構如下:

  1. 政策與制度

    • 國際淨零趨勢、巴黎協定、CBAM

    • 我國溫室氣體管理與碳費制度

    • 企業 ESG 與碳定價制度

  2. 溫室氣體盤查

    • 邊界設定、排放源鑑別

    • 計算與不確定性分析

    • 登錄制度、查驗程序與報告範本

  3. 自願減量與碳市場

    • 自願性市場 vs. 強制性市場

    • 減量專案設計、確證、抵換

    • 額度管理與查驗重點

  4. 產品碳足跡(ISO 14067)

    • 生命週期評估(LCA)

    • 功能單位設計與邊界

    • 碳足跡盤查步驟與國際趨勢


二、應考關鍵分析

雖然題目僅50題,但涵蓋範圍廣,重點在於檢驗考生是否能 結合理論與實務

  1. 制度與政策題

    • 舉凡「我國淨零策略」、「國內外碳市場比較」、「查驗制度」、「產品碳足跡」

    • 強調考生是否理解制度邏輯,而非死背名詞。

  2. 盤查與查驗題

    • 常出現「質量平衡法計算」、「數據品質控管」與「查驗原則」類題型。

    • 核心在於熟悉 盤查五步驟查驗流程重點

  3. 市場與專案題

    • 12項關鍵戰略、「自願市場 vs. 強制性市場」特徵、自願減量專案額度及抵換規則。

    • 計算情境題會結合碳費制度與實務,檢驗跨領域思維。

  4. 產品碳足跡題

    • 以 LCA 四大階段、盤查邊界設定與 ISO 14067 核心概念為主。

    • 以案例題方式,測試考生能否判斷LCA邊界、組織型VS碳足跡。

  5. 跨領域整合題

    • 比如重要觀念與整合題型:「若燃料種類含生物質,應計算燃燒產生之 CO2、CH4 及 N2O 三種溫室氣體,但生質燃料燃燒產生之 CO2 屬於自然界循環反應的一部分,不會增加大氣中 CO2 的濃度,故 CO2 僅需計算排放量後單獨表列,毋須彙總到排放總量;而 CH4 及 N2O 則應計算並彙總到排放總量。」

    • 測試學員能否靈活運用所學,非僅停留在記憶層面。


三、準備方法建議

  1. 架構化整理

    • 建立四大核心筆記架構:
      ① 國際/國內政策制度
      ② 盤查與查驗技術
      ③ 減量專案與碳市場
      ④ 產品碳足跡與 ISO 標準

    • 每一主題以「定義 → 步驟 → 案例 → 常見錯誤」方式記錄。

  2. 流程圖與比較表

    • 將盤查作業、查驗程序、LCA 流程製作成流程圖。

    • 比如製作「碳稅 vs. 碳費」、「自願 vs. 合規市場」等對照表。

  3. 案例導向學習

    • 熟讀教材中的盤查報告範本與案例,思考「若我是查驗人員/企業,該如何應用?」

    • 以情境題方式內化知識。

  4. 模擬測驗訓練

    • 至少透過模擬考題演練,檢視時間分配與答題節奏。

    • 錯題應立即回溯教材,找到知識斷點。

  5. 高頻考點模考題掌握,想知道更多內容可參閱PK考上筆記,掌握最新實戰考題

    • 碳費應用與中央主管VS地方機關權責分派

    • 盤查步驟與查驗重點

    • 自願市場與合規市場比較

    • ISO 14067 與 LCA 四大階段

    • 國際制度(CBAM、全球碳權市場)

  6. 延伸閱讀趨勢

    • 關注最新碳市場與政策動態,因出題者可能設計「趨勢案例題」。

    • 尤其是未來歐盟 CBAM 細則、台灣碳費推進情況,極具應考價值。


四、考前四週準備大綱

  • 第1週:首要建立完整知識架構,完成流程圖與比較表

  • 第2週:逐章複習,結合案例演練

  • 第3週:模擬考題測驗 ,檢視弱點

  • 第4週:反覆模擬測驗 + 錯題回顧,鎖定高頻考點

📌 考試技巧

  • 先答送分題(定義/比較題),再處理情境題

  • 遇到步驟排序題,優先找「起點」與「終點」線索

  • 時間分配:最慢60分鐘完成50題,最後40分鐘檢討難題


五、結論

「淨零綠領人才」測驗並非僅是單純的資格考,而是對 政策制度理解、技術應用能力、國際趨勢掌握與跨領域整合思維 的綜合檢驗。

透過架構化學習、案例演練與模擬訓練,考生不僅能順利取得官方合格證明,更能在日益嚴峻的淨零競爭中,展現專業價值,成為協助產業邁向低碳轉型的關鍵力量。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