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計算題型:經濟部IPAS與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應考技巧與常見錯誤解析
計算題是 IPAS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與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測驗 中檢驗「理論與實務結合」的重要環節。務必熟練公式應用、注意單位換算、避免常見錯誤,將能大幅提升得分率。
強烈建議考生將計算題視為必搶分題型,透過持續練習與檢核,將複雜題目化繁為簡,進而在考場中掌握優勢。
在實際測驗中,計算題雖然僅佔部分題量,但卻是許多考生最容易失分的環節。這類題目主要考察考生對以下能力的掌握:
-
碳盤查邏輯:是否理解組織或產品邊界下的數據歸屬。
-
排放量換算公式:能否正確進行計算。
-
活動數據處理:是否能進行單位換算與數據整合。
以下列舉常考題型,具體說明如下,環境部跟IPAS都已經考過了~您還不趕快學會嗎?
一、理論與步驟(計算題常勝軍)
-
乙炔燃燒反應式
-
1 mol C₂H₂ (分子量26 ) → 2 mol CO₂ (分子量88 )
-
排放係數:88/26=3.385 kgCO₂/kg C₂H₂
-
-
電焊(使用焊條)
-
1 mol C (原子量12 ) → 1 mol CO₂ (分子量44 )
-
排放係數:44/12 =3.667 kgCO₂/kg C
因此焊條計算方法如下:
焊條重量 × 碳含量(%) = 碳質量
碳質量 × 3.667 = CO₂ 排放量
-
二、例題 1(基礎)
題目: 若某次火焰切割使用乙炔共 5.00 kg,問產生多少 kg CO₂?
詳解步驟:
-
原料質量 = 5.00 kg C₂H₂
-
CO₂ = 3.385 × 5.00 = 16.925
-
答案:產生 16.925 kg CO₂
三、例題 2(焊條含碳計算)
題目: 電焊時使用焊條總重量 10.0 kg,焊條平均碳含量 2.0%(質量百分比)。問此焊條的kg CO₂?
詳解步驟:
-
計算碳質量:10.0 kg × 2.0% = 10.0 × 0.02 = 0.200 kg C
-
用碳因子換算 CO₂:0.200 kg × 3.667 = 0.7334 kg CO₂
-
答案:產生 0.7334 kg CO₂
四、應考技巧與常見錯誤(重點整理)
-
先釐清單位:題目常混 kg、g、% 等,務必統一單位(通常轉成 kg)。
-
注意「碳含量」是百分比(質量%):先乘重量再乘排放係數(不要誤以摩爾數處理含碳材料)。
-
保留足夠小數位數再最後四捨五入:中間計算多保留 4~6 位小數,最後再按要求報告位數。
-
陷阱:忽略副產物或不完全燃燒,基本考題通常假設完全燃燒(生成 CO₂),但若題目指出不完全燃燒或產生 CO,要額外注意有無陷阱。
五、結語(應考建議)
-
練習時把「氣焊:乙炔排放因子 3.385」與「電焊(使用焊條) :排放因子 3.667」記熟:這兩個是本類題目的關鍵解題數字。
-
多做「含碳% → 碳質量 → CO₂」與「質量直接乘因子」兩種題型的交叉練習。
-
如果你想要完整的筆記、實戰考古題、模擬試題(含計算解析步驟與常考陷阱),想知道更多關鍵考題,請參閱 PK考上筆記(那裡有系統化整理與實戰考古與大量趨勢觀念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