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助力金融業及企業減碳轉型,發布第二版「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及「轉型計畫建議涵蓋事項」

 

一、公告背景與目的

  • 背景
    金管會與環境部等五部會於111年12月發布第一版參考指引,今擴大產業範圍及增訂篩選標準,以支持我國「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及「綠色成長與2050淨零轉型」政策。
  • 目的
    促進產業有序轉型,鼓勵金融業資金導向永續經濟活動,推動企業減碳與永續發展。

二、第二版參考指引主要內容

(1) 擴大產業範圍

  • 一般經濟活動
    • 產業數量:由第一版的3個產業,擴增至5個產業。
    • 經濟活動數量:由16項擴增至29項。
      新增產業
      • 部分製造業(紡織、造紙、化學、鋼鐵、半導體等7項)
      • 廢棄物清理及資源回收業(3項)
      • 農林業(3項)
  • 支持型經濟活動(原稱「前瞻經濟活動」):
    包括再生能源、氫能、ESCO、碳捕捉與封存等14項,並增列國內外參考標準。

(2) 永續經濟活動的認定條件

  • 符合以下三項條件:
    1. 對任一環境目的有實質貢獻:例如碳排放量低於閾值、再生料使用占比高等。
    2. 對六項環境目的未造成重大危害:未違反環境、勞動、人權等相關法規(有利而無害)。
    3. 對社會保障未造成重大危害:未違反環境、勞動及人權相關共通適用法規(有利而無害)。

      資料來源:金管會

(3) 永續程度分類

  • 永續:符合上述三條件。
  • 轉型中:未完全符合,但已制定轉型計畫。
  • 不符合:未具體進行轉型。

(4) 金融業永續占比計算

  • 針對放款、投資、資產管理、產物承保等業務,訂定永續占比計算方式。
  • 鼓勵金融業揭露相關資訊,並將揭露情形納入永續金融評鑑指標。

三、「轉型計畫建議涵蓋事項」

(1) 制訂目的

  • 提供企業規劃有序減碳轉型的指導方向。
  • 減少企業與金融機構間的溝通成本,協助金融機構提供適切的金融支持。

(2) 涵蓋五大項目

  1. 永續適用情形:說明符合永續經濟活動的情況。
  2. 願景:企業轉型的長期目標與方向。
  3. 執行策略與行動規劃:具體的策略與措施。
  4. 指標與目標:設定可衡量的減碳及永續目標。
  5. 治理:說明內部管理及監控機制。

(3) 推行方式

  • 鼓勵企業在永續報告書、年報或官網揭露相關資訊,並提供予資金提供者參考。

四、重要意涵與展望

  • 對企業
    提供轉型過程的參考框架,促使其提升永續能力,並吸引金融支持。
  • 對金融業
    明確永續經濟活動的認定標準,協助金融機構進行投融資決策,並促進永續金融商品發展。
  • 展望
    希望透過指引與建議事項,推動金融機構與企業以共通語言進行溝通,促成產業與金融共建永續發展的生態系。

熱門文章